寒虚相搏,此名为革,妇人则半产漏下,男子则亡血失精。 汗出为阳微,假令纯阴结,不得复有外证,悉入在里,此为半在里,半在外也。
胸痹,不得卧,心痛彻背者,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。 脉者谓十二经脉,三百六十五络脉也。
当脐跳者,心虚于上,而肾邪哭使魂魄不安者,血气少也,血气少者,属于心,心气虚者,其人则畏,合目欲眠,梦远行而精神离散,魂魄妄行,阴气衰者为癫,阳气衰者为狂。寸口脉弦,即首条之弦也。
呕逆不能饮食者,是寒甚拒格于中也。历节之病,属肝、肾虚,肝、肾不足于内,筋骨不荣于外,客邪始得乘之而为是病也。
肾病自得东南西方,皆有其文,惟缺北方,仿经文补之。窃谓阴寒极盛之证,固可名为阴毒,然终非仲景所以立名之本意,后人所叙阴毒,与仲景所叙阴毒,自是两般,岂可混论。
以其脉如弦直,此是肝此以下四时五藏平脉、病脉、死脉之诊法也。大逆上气,咽喉不利,止逆下气者,麦门冬汤主之。